網頁

2012/04/28

共同發表研究計畫-天主教慕道者領洗前猶豫期之研究-2008年


天主教慕道者領洗前猶豫期之研究

*這個研究計畫是由神學院蔣老師主持,鄭老師是共同主持人,有三位撰寫的研究助理,我是把另兩位助理分開研究的成果分析與整合成一個完整報告的人。不過因為我是在學校的電腦寫文章,自己只在初期留下了不太完整的導論,經過我核對紙本,這幾天把第一章的內容補齊,另外三章的內容只有紙本了!在此簡述一下,第二章是資料整理與分析,第三章是綜合討論,第四章是結論與建議。放上來讓大家至少知道一下有這個研究囉~


第一章 導論
在天主教內,若成人要進入教會必須經過慕道與考核的過程。輔仁大學神學院教義系福傳組自2004年成立以來,不但以啟發(Alpha)課程、福傳一領一(101)活動,主動向外宣傳,吸引外教人認識天主教,更為有意進一步認識教會的人,舉行慕道班。在20042007年這三年中,福傳組同學帶領慕道班的過程裡,發現慕道者似乎有猶豫期現象的發生[1]。一是在慕道初期的不穩定現象,另一是在受邀領洗前也有猶豫的現象產生。本研究即以此為探討主題,希冀能對領洗前猶豫期有更深入的研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慕道過程是整個皈依過程的一部份。國內對皈依的研究不多,詹德隆在1993曾以聖召成長治療(vocational growth therapy)與心理測驗,瞭解心理輔導對皈依的影響[2],次年他指導許惠芳,分別以藍柏(Lewis Rambo)、葛爾比(Donald Gelpi)和康恩(Walter Conn)的皈依理論,分析蘇雪林的皈依過程[3]。學者們把皈依視為一個過程,而非單一事件。而領洗是皈依過程很重要的一個事件,究竟什麼因素影響此皈依過程,而在此決定時刻,那些因素影響最為重要?
    「做決定」(decision making)是生活中常見的,但遇到重大抉擇時,有時候會有些焦慮、徬徨、不安,心理學領域在這方面有一些研究,幫助一個人透過理性的過程,做最佳的選擇。在基督宗教裡,強調分辨神類,跟天主一起做決定,以承行天主的旨意。領洗是信仰的公開宣誓,決定度福音生活,脫去舊人,換上新人,決心死於自己,活於基督,這是一個重大宣示。慕道者在做此重大抉擇之前,可能會遇到的內外在阻力,也會有很多類似「做決定」的心理掙扎,傳道者與陪伴者需要留心觀察,並給予適當之協助。
    因此,研究者很想知道,福傳組學生帶領慕道班過程中,所遇到的「慕道者領洗前猶豫現象」是普遍性的,或特殊性的?影響的原因何在?茲將本研究主要目的條列如下:
   (一)瞭解領洗前的猶豫期現象。
   (二)瞭解影響延遲或不接受領洗的原因。
   (三)瞭解決定皈依(領洗)的因素。
   (四)綜合瞭解領洗前的考量因素,作為協助慕道者的參考依據。
   
二、研究問題與假設
    根據以上的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問題與假設如下:
   (一)研究問題
1瞭解領洗前的猶豫期是否為普遍現象?
    2瞭解影響延遲或不接受領洗的原因為何?
    3影響決定領洗的因素有那些?
    4瞭解領洗前的考量因素,是否有助於協助慕道者皈依?

   (二)研究假設
1慕道者領洗之前有猶豫的現象。
    2慕道者領洗之前的猶豫有外在環境因素(文化、社會、宗教環境)。
    3慕道者領洗之前的猶豫有內在心理因素(心理、先前宗教信仰)。
    4慕道者決定領洗的抉擇因素有共通性。
    5慕道者猶豫與抉擇因素的分析,有利於發展適當的培育策略,協助並陪伴慕道者的基本皈依。

三、名詞詮釋
    本研究重要的名詞詮釋如下:
   (一)慕道者(catechumen):或稱望教友、保守教友,是指願意領洗、加入教會而研習天主教教義者[4]。本研究所指的慕道者是輔大神學院福傳組學生自2005年起的三年中,在古亭聖心堂、八里聖心堂以及新店中華聖母堂等地帶領慕道班時,曾穩定參與達半年以上,而邀請其領洗之慕道者而言。

  (二)慕道期(catechumenate):或稱望教期、保守期,是指要進入教會而研習天主教教義之過度期。本研究所指的慕道期乃根據1972年羅馬聖禮部所頒佈的《基督徒成人入門聖事禮典》(Rites of Christian Initiation for Adults, RCIA)規定,成人慕道者經過收錄禮、甄選禮而後領入門聖事的過程,期間約歷時一年。

(三)皈依(conversion):皈依原本是轉變、轉換的意思,即由一狀態變換到另一個狀態。根據藍柏的觀點,皈依是一種動態性的宗教變化過程,它與人物、事件、意識型態、制度、期望、經驗等都有關係。皈依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事件,他把皈依分成五種型式:(1)從沒有信仰到接受信仰(affiliation);(2)同一宗派內信仰程度加深(intensification);(3)同一宗派內改變歸屬門派(institutional transition);(4)改變宗教信仰(tradition transition);(5)放棄信仰(apostasy)。在本研究中所指的皈依,是指(1)從沒有信仰到有信仰與(4)改變宗教信仰而言。

(四)領洗前猶豫期(the doubtful period before conversion
    做決定常因「不確定」與「難捨」而伴隨焦慮,若遲遲無法做決定,可能形成困擾。在本研究中,領洗前猶豫期是指慕道者經過一段的慕道後,受邀領洗加入教會時,所產生的無法做決定期間。

   (五).猶豫現象(doubtful phenomena
    猶豫是一種遲疑狀態可能伴隨憂心忡忡、焦慮、恐懼、苦悶的情緒或有卑賤感、缺陷感,即類似罪惡感的感受。本研究主要探討慕道而領洗者,答應領洗前的遲疑反應。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慕道班的實施,主要是透過教義的學習、禮儀的參與團體的互動,達到領洗皈依的目的。以下將探討有關領洗與慕道制度、皈依理論與做決定的相關文獻。

壹、領洗與皈依理論
一、皈依的定義
皈依原本是轉變、轉換的意思,即由一狀態變換到另一個狀態。在猶太教或基督宗教裡,皈依意味著透過信仰,拒絕魔鬼而崇敬天主的根本的召叫。一些人文科學的學者認為皈依是一個人在信仰、行為與從屬關係(affiliation)的突然、徹底的改變。而納克(Nock)則認為猶太教與基督宗教的皈依是激進的、完全的、決定性的,對異教徒而言,皈依只是一生所固守的或外加的改變。
藍柏把皈依的定義分為規範性(normative)與描述性(descriptive)兩種,前者認為真正的皈依係根據某一定傳統的神學信念(theological conviction)而形成的,指某一特定神學的觀點,例如在很多基督教派裡,皈依是悔改、順從天主旨意、堅信耶穌是天主子、是救世主,並邀請耶穌進入其內心,需要領洗。後者是描繪現象的輪廓,觀察過程的性質,而不關注團體的意識型態。以此方式探索各種形式的皈依,瞭解皈依過程所發生的一切現象:那些行為改變了?什麼信念改變了?在過程中引出什麼樣的經驗?這種方式把皈依視為一種轉變的、動力的、多面向過程。有些皈依是激進的、突發的,也些是漸進的、在一個人生命中產生微妙的影響[5]
綜合上述可知,皈依就是轉變,願意做徹底的改變,悔改而明認耶穌基督是就是主,而領洗就是皈依的公開表達與恩寵的領受。本研究雖以規範性為主,但也透過深入訪談瞭解描述性意涵。

二、皈依的理論
    有關皈依的理論很多,在本研究中以藍柏(Rambo)所提出的整體模式(holistic model)來說明皈依的現象。他認為研究皈依至少要包括文化、社會、個人與宗教系統四個部分,必須運用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與宗教學的知識,其他政治學、經濟學、生物學等亦有相關。在不同的皈依情況,文化、社會、個人與宗教各因素有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其中如何交互影響,亦值得考量[6]
根據藍柏的觀點,皈依是一種動態性的宗教變化過程,它與人物、事件、意識型態、制度、期望、經驗等都有關係。皈依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事件,他把皈依分成五種型式:(1)從沒有信仰到接受信仰(affiliation);(2)同一宗派內信仰程度加深(intensification);(3)同一宗派內改變歸屬門派(institutional transition);(4)改變宗教信仰(tradition transition);(5)放棄信仰(apostasy)。
 雖然皈依是個極複雜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的規矩,藍柏根據多年的研究結果提供一個模式,使相關資料可以系統化。他的皈依模式可分為七個階段:環境(context)、危機(crisis)、探問(quest)、會遇(encounter)、互動(interaction)、投身(commitment)與結果(consequence)。
在環境方面,包括文化、社會、個人、宗教信仰與歷史層面,可以說是皈依發生的全部環境,加以系統化可區分為大、中、小三種環境。大環境包括世界環境、政治系統、宗教組織、流行的經濟思想、國際關係、經濟系統等,中環境包括地方政府、地方政策與經濟、人口統計政策、宗教機構及其勢力範圍等,而小環境是指和個人範圍有關的因素,如家庭、友誼和親戚網,職業及其他直接關係到個人思想、感情和行動的生活層面。每一範圍的環境有不同的力量,在研究皈依影響因素時,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7]
 危機是導致皈依的催化劑,許多學者都注意到某些類型的危機會導致個人開始進入皈依的過程。危機的來源有內外之別,可能是政治性的、心理性的、文化性的或宗教性的。危機有強度差異,持續時間有長短之分,危機範圍可能是有限的或擴張的,危機可能是摧毀舊有生活,以致需要另一種新的生活來替代[8]。危機的催化劑有神秘經驗、瀕死經驗、生病及痊癒、渴望超越、意識狀態的改變、離開原來宗教信仰、外界刺激與追求自我實現等[9]。環境也會影響危機的韌性,環境中的信仰組織和意識型態的嚴謹度,會影響危機變成轉機的要因[10]
 探問是人們對危機的因應,由此引到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探問包括對危機的反應,是主動尋求、樂於接受、排斥、冷漠或被動的型態[11];改變的能力是指一個人由舊有生活結構轉變為另一種方向的能力。錯綜複雜的生活網路,如家庭、工作、友誼、宗教團體,對一個人的改變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他對原來生活方向的投入程度,非常影響他改變到新方向的可能性。深度改變的動力來自情緒、宗教或觀念上的相容度[12];而其動機的結構是審查個人在探問階段活力強度的評估方法,藍柏引用艾斯丁(Epstein)對動機的研究,加上自己的心得,歸納出求樂避苦、肯定自我、追求意義系統、維持人際關係、擁有某種力量[13]或渴望自我超越等六種動機結構[14]。這些動機的先後順序及需求強度因人而異,在同一個人身上也會因時間而改變。因此,一個人皈依的可能性到某種程度是否可以評估,要視此人在一個特定時空所表現出的動機而定。
 會遇主要是慕道者與傳道者間的經驗關係,包括傳道者的相關資料(世俗條件、宗教信條、皈依理論、生涯型態與皈依的誘因)[15]、傳道者的動機(天主的聖意、基督的誡命、國家主義或服務)[16]、傳道者的策略(勸人信教的程度,使用大眾系統化或個人集中式的型態,採用電視、廣播的公開方式或私下拜訪方式)[17],此外,慕道者可能得到的益處也有影響,例如:在認知上是否滿足其意義系統的追求,在情感上是否得到歸屬感或團體感,解除罪惡感的束縛,發展新的人際關係,獲得興奮、激勵的感受;而新的宗教改變人的生活,甚至對人整格生活提供許多新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在意志上幫助他度新的生活,獲得祈禱方法、研究經典等宗教生活的工具;慕道者願意跟隨、觀察、效法有特殊能力的領導者;感到充滿力量,易於接近權威,感受到給人聖潔感的力量等。[18]
 在互動方面比會遇發展得更深,這與團體所使用的說服方法有關,要考慮的是彼此往來的態度和作法,以及隔離(encapsulation)的方法與作用。隔離有身體的、社會的、思想的等型式,以創造出一個可以影響慕道者的氣氛。在互動中期望個人的改變,拋棄從前的角色、行為、價值和態度,換上團體意識型態的新內容。協助慕道者發展新的人際關係,實際參與禮儀,使用宗教語言表達,學習對生活做不同的詮釋,並在扮演的新角色中,加強對團體的投入與認同[19]
 大多數的皈依者在投身方面是個決定性的轉捩點,決定以一種公開的個人見證儀式,表達他在身份上與態度上的改變。這階段他要參加禮儀,並學習交付自己(渴望、衝突、解脫和解放的投降、持續交付)並作個人的見證(語言改變、自傳的重建、動機的重定)。
    在結果方面可從皈依者、團體與學者的立場,在情感、理智、倫理、社會政治與宗教等層面評估慕道者的皈依結果。藍柏建議的評估問題:慕道者改變的方向為何?在情感、理智、倫理、社會政治與宗教等層面發生什麼改變?慕道者對團體規矩的認同程度為何?慕道者對自己的改變有多少意識?皈依對慕道者在友誼、親屬網有何影響?慕道者對新團體投入的程度為何(完全/部分、深入/表面、順從/新的自我)?
    從藍柏的整體皈依理論可知,皈依受到社會、文化、心理、宗教等因素影響,它大致可分為環境、危機、探問、會遇、互動、投身與結果等七個階段,但他的階段是屬於「軟性」的,不是每一個人都以同樣的次序經過每一階段。詹德隆進一步歸納,把藍柏的理論整理如圖一:

環境
    文化
    社會
    個人
    宗教
階段
危機探問會遇互動投身
  
結果
倫理皈依
理智皈依
情感皈依
宗教皈依




 圖一:藍柏的皈依模式(取自GendronSix Conversion Stories. P. 10.

    在本研究中,即以藍柏的理論模式來檢視慕道者領洗的皈依歷程。

貳、領洗與做決定理論
    領洗是生命中的大決定。面臨決定的一些心理狀況,可能出現在面臨領洗的抉擇時。接著透過對做決定本質與決定者類型的瞭解,來認識領洗抉擇的心理。

一、做決定的本質
在現代變動快速的社會,作決定是我們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對個人而言,小至選擇上班或上學穿的衣服,外食的點菜等,大至決定職業選擇、婚姻、醫療抉擇等等。
做決定是在各種變數中做選擇的一個行動的認知歷程,每個做決定過程最後會有最終的抉擇。做決定可能是理性,也可能是非理性的推理過程,可能基於外在或無言的假設。做決定是一種心理建構(psychological construct),我們「看」不到決定,但是可以從做完決定後的可觀察行為推論得知,發生了「做決定」的心理事件。
簡尼斯(Janis)與馬恩(Mann)認為做決定是一種熱認知(hot cognition),做決定者的情緒狀態(state of emotional arousal)會影響認知反應[20]
簡尼斯與馬恩認為做決定時,決定衝突(decisional conflicts)是壓力來源,此衝突最顯著的特徵是猶豫、不確定感以及強烈的情緒壓力,衝突的主觀特徵是不愉快的感覺[21]
在生活中如何在適當的時機作適當的決定,取決於做決定的智慧。我們需要IQ作邏輯分析,EQ幫助我們做割捨,兩者在做決定時都很重要,但很難同時並用。以下我們先探討做決定的本質如下[22]
1.決定即存在
存在主義大師沙特說:「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因為自己的決定,而決定了自己的一切,包括隨之而來的榮辱苦樂,也因為自己的決定,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存在的價值,同時也承擔做決定的責任。

2.決定難為
做決定通常會伴隨著焦慮,其主要來源大部分是因為「不確定」與「難捨」。在變動快速的社會,很多未來的變數難以掌握,對未知的恐懼,讓人難下決定。另外,「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衝突,也是無法做決定的因素。因為「不確定」與「難捨」,使得做決定歷程充滿壓力感與無助感。能捨是大智慧,接受不確定,才能跨出做決定的第一步。

3.輕重與機率是決定的要素
古典決定理論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處理輕重(value)與機率(probability)這兩個相互關連的要素。輕重是指選擇時所考慮因素的重要性,權衡輕重,捨輕就重。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時候,「輕重」因素可以仔細斟酌,「輕重」會隨時間改變而起伏。在有時間壓力時,選擇因素「重」的會首先浮現,做決定的念頭通常會反應個體的即時需要與價值觀。機率是指選擇項目成功的可能性,與不確定因素有關,不確定是一種籠統的感覺,射擊隊選擇項目是否能達成選擇因素要求的一種心理期待,這種期待的量化就是機率。機率的估算充滿了許多變數,外在物理環境固然充滿不確定,個人內在心理環境亦然,而其不確定性多來自主觀的判斷。任何做決定的歷程都是一種「輕重」與「機率」的加乘考量。

二、決定者的類型
個體做決定時,會因決定的重要性,以及冒險的機率而採取不同的策略。若經常採用某種策略,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個人的決策風格。簡尼斯與馬恩依面臨決定情境時的內在衝突與壓力程度,將做決定的類型分為五種,即偏安一隅型(unconflicted adherence)、順水推舟型(unconflicted change)、六神無主型(defensive avoidance)、孤注一擲型(hypervigilance)與運籌帷幄型(vigilance)。而狄克雷(Dinklage)則分成延宕型、宿命型、順從型、麻痺型、直覺型、衝動型、猶豫型與計畫型等八種做決定類型。雖然每個人偏向某種固定的決定類型,但面對不同壓力情境時,可能會有不同的做決定類型出現。
    根據簡尼斯的研究,他認為經過五個連續階段,人們可以展現運籌帷幄(vigilance),並做穩定的決定。這五個階段與其主要關注重點如表一[23]

表一  做決定的階段及其主要問題
階段
主要問題
1.問題的評估
如果我不改變,這個問題很嚴重嗎?
2.各種可能選項的考量
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這個方法是可接受的方式嗎?
對所有可能選項是否做仔細的考量?
3.衡量每一個選項
哪一個選項最佳?
最佳選項是否滿足重要要求?
4.對承諾要慎思熟慮
我要採行最佳選項,並讓他人知道嗎?
5.堅持所做的決定
如果我不改變,這些問題嚴重嗎?
如我改變了,問題嚴重嗎?
                 取自Irving L. Janis & Leon Mann, p. 172

    在各階段中會受很多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因他人說服,或受個人或團體顯著因素的吸引而影響[24]
瓦斯特(Walster)與他的同事無意間發現了預期的後悔(anticipatory regret)會影響決定的選擇(decisional choices[25]。預期的後悔是在決定者沒有任何實質損失之前,妨礙他做決定的各種擔心事情的主要心理作用。這些擔心,包括預想的罪惡感、羞恥,引起猶豫與懷疑,甚至會使最可能的選選擇變壞。其主要先決條件之一是延宕滿足的能力,必須容忍做決定各階段的擔憂、不確定的壓力,以獲得較好未來。雖然預期後悔會延遲做決定,因為在決定前他會蒐集更多資訊與尋求更多意見,通常會做更有品質的決定[26]
    皈依是人生一個重大的決定,根據朱蒙泉神父的引述,皈依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掙扎、抉擇與策劃。在大多數情況中,當一個人從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時,情緒緊張直線上升,到抉擇之前,情緒的緊張達到最高峰[27]。很多學者認為這階段是皈依的危機,因為這階段的核心是個人的抉擇與屈服。這一時期的危機顯然是個人傾向於推卸責任,試著躲避因抉擇而招致的冒險。此時,輔導者必須抱著關切的態度旁觀,使皈依者完全自己決定。他與皈依者一起忍受焦慮、恐懼和苦悶,可以把不同的動機展示給皈依者,以從旁策助[28]
    由此可知,在皈依過程要做領洗的抉擇時,也會有一般做決定的心理反應。傳道者需瞭解其心理狀況以為因應。

參、領洗與慕道系統
領洗是整個基督徒生命的基礎,進入在聖神內生活之門,以及通往其他聖事的大門。藉著領洗,人從罪惡中獲得釋放,重生為天主的子女,成為基督的肢體,加入教會,並分擔她的使命[29]
慕道班是培育信仰生活的方式之一。教會創立之初,在福音新傳之地,成人受洗是很正常的現象,準備成人受洗的慕道期,佔有重要的地位。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的入門過程,應準備慕道者接受天主在聖洗、堅振與感恩聖事中賦予的恩賜[30]
慕道期的目標在於幫助慕道者回應天主主動的召喚,並融合於一個教會團體,帶領他們走向成熟的皈依及信仰。這關係到「整個基督徒生活的訓練……藉此門徒與其導師基督契合。因此,慕道者應適當地學習,進入救贖的奧蹟並練習度福音生活,透過各階段逐次舉行的神聖禮儀之引導,投入天主子民的信德、禮儀及愛德生活[31]
由上述可知,慕道是慕道者在皈依領洗之前必經的準備過程。慕道班以團體方式進行,不但可以節省人力,又可藉彼此互動形成基督徒團體,是教會良好的制度與傳統。

第三節   研究所處的時況
本研究在文獻與理論探討之後,有必要介紹本研究所在的現實研究環境,即台灣教會環境中的慕道制度與輔神福傳組的慕道系統。

一、台灣環境中慕道期的需要
中世紀以來,西方大都是嬰兒領洗,沒有慕道期的需要,即使是現在,最需要的是要恢復信仰,即再慕道或福音新傳。而台灣的情形則不同,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接觸過信仰,常常也沒有任何信仰的認識,所以需要慕道期認識信仰。
以前台灣天主教會的堂區情況經常是,由教友將慕道者帶給神父或修女,慕道者的慕道期是由堂區的神父堂區的神父、修女或是資深的教友、傳教員、姑婆或媽媽們負責,方法多是一對一、個人的方式。現在的情況是,神父、修女或直接在堂區服務的人愈來愈少,老的教友也愈來愈少,因此不足以應付慕道者的需要。如此一來,慕道者從對信仰有興趣到領洗,這當中的慕道階段 成為一項迫切需要的工作。
此外,還有許多教友也需要再慕道,他們可能沒有要理的基礎、也可能需要開聖體、領堅振、領婚配聖事等,也需要慕道系統協助教友再重新認識信仰進而領受聖事。

二、台灣慕道系統現況概述
RCIA認為,理想到慕道期應是至少一年以上,正當的領洗時間應是復活期,本文以此為例來檢視台灣的情況。
() 慕道時間長短不固定
以慕道期的時間而言,依據郝惠娟修女上課的情況,她曾帶過的慕道班有慕道期長達一年以上,也有帶過一年、九個月及六個月的慕道班,意即慕道班時間的長短並不固定。因此無法如RCIA的方式,以一年、兩年或三年來區分慕道期。另外,也有尺度不同的情況,有的本堂神父或講道理的負責人堅持一定要慕道滿一年才能領洗,有的負責人則認為聽完基本的道理,三至四個月即可領洗。

() 領洗的時間不定
在領洗的時間方面,因慕道班時間長短不一,領洗的時間自然也就不一定能安排在復活節,要看牧靈的情況而決定,有些安排在聖誕節或復活節、有些負責人喜歡安排在堂慶時讓慕道者領洗、也有負責人認為只要時候到了就可領洗,不要等待太久,例如慕道班在八月結束,就應讓慕道者領洗,不應讓他等到明年四月,容易失去信仰的熱火,因此在一年中很多時刻都有人領洗。
因此,台灣在慕道期和領洗時間這兩方面的情況都不是很固定。

三、輔仁大學神學院福傳組慕道系統
        本研究是以輔仁大學神學院福傳組在實習時所用的慕道系統為研究的取樣對象,如此較能找出一致性,並沒有與其他的慕道系統做比較的研究。
        在輔仁大學神學院福傳組的慕道系統中,有幾項特殊之處,以下分別述之。
() 需配合學期與堂區
此為學生實習工作,所以需要配合學校的學期,學生於九月開學、十月開始實習工作,在往後的慕道系統介紹中會看出,這樣的時間常常無法配合於三、四月復活節時為慕道者進行洗禮。從邀請到領洗的時間不確定,通常的經驗是在六、七月領洗。而領洗之後,通常也會延長慕道期至那一年的聖誕節左右,那時可能也會有另一批人領洗。
另外,因為學生在堂區實習,所以需要連絡堂區、配合堂區,以調整慕道班的時間、長短和進度,這也使得慕道班的時間長短不一。
       
()慕道材料
福傳組曾經嘗試過很多材料,例如香港老師的材料、彭育申修女的「天主聖三」課程,也請郝修女來分享她的慕道方式。20079月起,艾立勤神父開始擬訂慕道班的綱要 希望幫助學生能掌握住慕道班的要理重點。
() 慕道期分為四階段
        神學院福傳組的慕道系統可將慕道期分為四個階段,以下分述之:
1.邀請時期
此為第一階段,主要是依據從美國來的計畫,名為「Plan」,目標是邀請人來參加福傳大會(針對教友,推動教友福傳)和教堂參觀(針對所有有興趣竹教者或再慕道者)。「101」福傳大會即一領一的福傳活動,通常需要十週的準備,所以前期的準備作業需在暑假或剛開學就開始進行。大約在十一月或十二月左右開始一個福傳大會,或有一個教堂參觀的活動,藉由這些活動來召募有興趣慕道的朋友。
        不過,這是福傳組第二年(200612)才開始的實習,在福傳組第一年剛開始時並沒有這樣的實習,而是個別的邀請,之後直接開始慕道前期。

2.慕道前期
有了這些人之後就為他們安排慕道班,可說是正式進入慕道期。根據經驗,區分慕道前期與慕道期有其意義,慕道前期是「問道期」,是對信仰有興趣、了解的階段,並未許諾持續慕道。慕道期是「習道期」,常以收錄禮開始,正式成為慕道者。
慕道前期大約十週,當中會在第六到八週時安排一個週末祈禱營。慕道前期的功用是,幫助慕道者對信仰有興趣、有接觸、有感受,也讓他們能在慕道班穩定下來。
        本時期使用的材料一開始是根據啟發(Alpha)課程,後來修改成為福傳組自己的方式,因此有些慕道者經驗的是啟發課程,有些人經驗的則是福傳組的慕道前期課程。
啟發課程主要的講題包括:「耶穌是誰?」、「耶穌為甚麼死?」、「怎樣確定自己信了主?」、「為甚麼要讀聖經?怎樣讀聖經?」、「為甚麼要祈禱?怎樣祈禱?」、「天主怎樣指引我們?」等課程。
在這之後會有一個週末祈禱營,也叫啟發營、聖神營,內容主要是:「聖神是誰?」、「聖神有甚麼工作?」、「怎樣被聖神充滿?」、「怎樣善用餘生?」等主題。接著再繼續上「怎樣抵擋邪惡?」等主題。 
200512月,福傳組開始改進啟發課程為慕道前期的內容,讓這些內容更適合台灣的慕道者,主要內容是以介紹祈禱為主,幫助慕道者能藉著各種的祈禱:感謝、懺悔、祈求等等的方式來認識這個信仰。一開始會有幾講是探討人生的意義,主題有:「人需要什麼?」、「SUPER STAR?」、「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原來有一個人一直愛著我!」、「世界最暢銷的書?」、「熱線123!」、「愛的指南針?」等等。
        此時祈禱營內容主要有:「用感恩祈禱答覆愛的經驗()」、「用感恩祈禱答覆愛的經驗()」、「用祈禱治療內心的傷口」、「在大自然中體驗上主」、「聖神是誰?」、「充滿聖神祈禱」、「如何滿全未來的生命」、「我的經驗分享與決定」,讓祈禱營更貼近慕道者。
通常有參加這個營的慕道者,在之後的慕道班會穩定地參加,再經過幾週就進入慕道期,以下圖二可看出慕道班的歷程:

3.慕道期
        此階段重要的是介紹信仰的道理給慕道者,會從信仰的救恩史開始,從創造、原罪、天主拯救的計劃、舊約、新約,耶穌基督降生、童年、公開生活,耶穌為我們的死亡、復活和升天,之後介紹教會的七件聖事,從入門聖事開始、彌撒聖祭、十誡等。其他項目還有信經、聖母、聖人、祭祖、天使等等。

4.領洗後釋奧期
        根據這幾年的經驗,在邀請慕道者領洗後,通常一個慕道班只有一部分人會領洗,還有一部分人尚未領洗,因此需要繼續這個慕道班,讓這些人繼續接觸信仰之後領洗。例如,第一次邀請的人會在耶穌聖心節或中華殉道聖人節領洗,繼續這個慕道班至聖誕節,使其他人願意領洗。
        RCIA,稱這些已經領洗的人在這個階段是「釋奧期」,可更深地了解信仰的奧祕,雖然其他人還在等待領洗的狀況。
        在這時的慕道班的課程會有所調整,通常會遇到暑假,學生也需要放假,因此會更改成一個月二次的慕道班,不像一般慕道班的時間:一個月有三週慕道班,一週為家庭日休息,此時內容以靈修、信仰生活的培育為主。至開學後再繼續帶領慕道者藉信仰生活和分享,慢慢地使他們願意領洗。通常經過這兩次的邀請後,參加慕道班的朋友大都會領洗,只有少部分的人仍決定不領洗。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與方法
本研究從理論與深度訪談兩方面來瞭解領洗前猶豫期的現象,期能對領洗前猶豫作描述,瞭解猶豫期的原因或領洗的抉擇因素,並進而發展出適當的福傳策略。此研究架構如圖三所示,而研究方法亦分述如下

                          圖三  研究架構圖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文獻分析法又稱為歷史文獻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間接觀察方法。它應用科學方法尋找歷史資料,檢驗歷史紀錄,研究社會變遷及規律性的方法,包括對歷史資料的蒐集、檢驗、分析等內容。對各種文獻資料進行蒐集和分析,可以探索歷史發展過程中新的社會現象產生的規律性,掌握社會在歷史時期所具有的準則和價值,獲得瞭解社會現象的歷史因素。本論文在文獻探討部分,分別從慕道班的實施、皈依與做決定理論,來探討與領洗猶豫期有關的因素,並以分析原始資料之正確性與原始意涵。

(二)質性研究法(qualitative research
質性研究是指非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方法,來獲得研究發現的任何類型研究。它使用的方式包括觀察、訪問等來蒐集資料,並利用文件、書籍、錄音帶,甚至人口普查資料等量化資料,加以分析的程序,目的是發現原始資料間的概念和關係,然後將之組織成一個理論性的解釋架構[32]。質性研究善於描述現象的特質、意義、能掌握研究對象所表達的主觀意義,又能產生豐富詳盡的資料等特性。因此,本研究針對領洗的新教友與未領洗的慕道者,進行深度訪談,以瞭解其領洗前的考量原因,並進行分析。它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在有限的時間內,蒐集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以福傳組學生自20052007年,這三年在三個堂區(甲、乙、丙)成立的慕道班,以福傳組所學的慕道系統進行。
訪談的研究對象是以穩定參加慕道班半年以上的朋友,經過邀約後而領洗的新教友;以及參加到最後,例如到聖誕節慕道班結束之後,已邀請領洗而未同意慕道者。其區域及領洗與否分配如表二所示

表二  受訪對象的區域與領洗與否分配表
區域
  領洗狀況
總計
 
4
1
4
9
未領洗
2
1
1
5
總計
6
2
6
14

三、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
在質性研究法中,特別強調研究者本身即是工具。質性研究的效度,大部分的關鍵在於進行實地工作者之技巧、能力,以及是否嚴謹地執行其工作[33]。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擔任訪談員訓練、逐字稿資料整理與分析的工作。茲將研究的相關訓練與經驗說明如下:
1.研究者:
研究者A19971999年在台北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修業期間,曾旁聽「質性研究」課程。2005年通過的輔大宗研所碩士論文即以質性研究法,為本地傳道員的福傳生涯留下記錄。
    研究者B為輔仁大學神學院教義系碩士,曾修習皈依理論課程。
    研究者C係中央大學哲學所碩士,針對前面兩位研究者分析資料,再根據文獻進行討論分析。

2.訪談員:
訪談員均是福傳組學生,也是慕道班的講員暨陪伴者,在2008年元月22日曾接受「如何進行訪談」的訓練。

3.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係研究計畫主持人蔣祖華老師與鄭玉英老師討論的要點,研究者曾根據藍柏的皈依理論作局修改,再經預訪修改而成,並分領洗與未領洗兩份,詳見附件一、二。

四、研究實施的過程
本研究的研究過程,首先從事文獻探討,擬定訪談大綱,然後找聖家堂慕道班的慕道者實施預訪,再修訂訪談大綱。對訪談員進行訪談訓練後即實施訪問。訪談錄音交由輔大宗教系三年級及空大一年級學生謄寫逐字稿。逐字稿交由研究者分析整理,然後撰寫報告。



[1] 2007.03-05帶領福傳組同學針對實習課程中「牧靈陪伴」(pastoral care)的反省研究中顯出。
[2] Louis Gendron, Six Conversion Stories: A Look in Depth. Unpublished D. Min. Dissertation, Pacific School of Religion, Berkeley, CA, 1993.
[3] 許惠芳,《皈依的過程:理論與個案分析》(台北:輔大,1994)。
[4] 《天主教英漢袖珍辭典》,catechumen,頁79
[5] Lewis R. Rambo,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6. 以下簡寫為Rambo,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6] Ibid., pp. 7-8.
[7] 許惠芳,頁5.
[8] 同上著作。
[9] 同上著作。
[10] Rambo,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p. 47.
[11] Ibid., p. 59.
[12] Ibid.,. pp. 61-63.
[13] 如痊癒的力量、成功的力量、能控制個人生活的力量和精神上超越死亡的力量。
[14] Rambo,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pp. 63-65.
[15] Ibid., pp. 68-73.
[16] Ibid., pp. 73-75.
[17] Ibid., pp..78-81.
[18] Ibid., pp. 81-86.
[19] Ibid., pp. 108-123.
[20] Irving L. Janis & Leon Mann, Decision Making: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onflict, Choice and Commitment,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75.
[21] Ibid.,p. 46.
[22] 金樹人,《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1997),頁322-328
[23] Irving L. Janis & Leon Mann, Decision Making, p. 172.
[24] Ibid., 178-179.
[25] Ibid., 221.
[26] Ibid., 222.
[27] 朱蒙泉,〈皈依的心理現象〉,《神學論集》,1971年五月,頁254
[28] 同上著作。
[29] 《天主教教理》1213號。
[30] 《天主教教理》1247號。
[31] 《天主教教理》1248號。
[32] 史特勞斯( Anselm Strauss)寇炳Juliet Corbin)著,吳芝儀、廖梅花譯,《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2001),頁17
[33] Michael Quinn Patton,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1990) , p. 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