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04/22

關於西班牙聖雅格朝聖之路的二三事


        原本對這條聖雅格朝聖之路
(The Road to Santiago)一無所知,但在宗教系舉辦的演講中聽到了美好的見證,趁著還沒有忘記,把聽到的幾個重點分享給朋友們。也因為演講者陳懇先生的介紹,和辦公室的同事一起看了電影「The Way」,再從電影中得知,原來保羅.科爾賀曾經以這條路線為藍本,寫了一本小說就叫《朝聖》。在讀書之餘,把它看完了,就用這篇文章把所有近期我得到的資訊、感想,分享給大家吧!


這位陳懇先生,是一位走了四次聖雅格朝聖之路的朝聖者。演講前半他花了不少時間把這條朝聖之路的歷史背景、文化、宗教意義做了詳細的解釋,這條超過1000年的朝聖之路,其實大概有5條路線,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最常走的一條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遺產,有800多公里。

        更感人的是後半部他的朝聖分享他每次走不同的路線,從不是教友成為教友,從原本只是對中世紀教堂有興趣到對朝聖者有興趣,看到朝聖者而改變他說,可以在朝聖者的身上看到耶穌的面容~!他每次去都有遇到的不同感動,第四次時他在那當國際志工一週,從被服務到服務人,有更深地體會。路上有青年人,老人,癌末病人,家庭,畢業旅行,職涯轉換者......他都遇過..... 他說韓國天主教會非常鼓勵教友來此朝聖,是最大宗的東方面孔,他希望我們台灣人也加油!!!

他還有講幾個習俗我也很感動,一個是在最高的山1500M,俗稱鐵十字架山,把從家鄉帶來的石頭放在那,象徵罪還給天主了!影片中也有演這一段~!另一個是在最後Fisterra那裡,把此次朝聖的衣服燒了,象徵新生,重生他在那時正好參與到另一團的人有神父在做彌撒,是一個超美好的結束! 陳先生也有提,天主教的三大朝聖地,這一條聖地牙哥也就是聖雅格,代表物是貝殼,(可以在電影中常看到貝殼的圖案...)除了這條路,另一是耶路撒冷,第三是羅馬,耶路撒冷代表物是橄欖枝,羅馬則是十字架;他還帶了他的大貝殼給我們看,掛在脖子上,含意是朝聖者可用貝殼喝水、也乞求食物。當朝聖結束時,就把貝殼翻面,象徵已經走完這條路了!

有幾句他說過的話也跟大家分享:「去那裡被愛,裝滿愛之後帶愛回來分享給更多人」、「藉由走路,你成為另一個人」、「成為別人的天使」。很謝謝他的用心分享,讓我們對這條朝聖之路心生嚮往啊~!

       至於電影「The Way」,它不是宗教片,不能用宗教片的角度去審視它,它的主軸是哀傷的,令我難過地掉淚,不過它有試著用美國式的、輕鬆但不流於隨便的方式探討人存在的意義,藉由走這路,參與者即使沒有改變原想設定要改變的習慣,但人心上卻有向上提升的意向。如同陳懇先生所說的,「藉由走路,你成為另一個人」。


有一位部落客介紹的The way,內容和照片都很棒,可以給沒看過的人先睹為快:

        THE WAY 官網 http://www.theway-themovie.com/index.php

        大陸網站  可以在線觀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KJYARW0vtU/

這是我一對朋友夫婦,2013年才去走過這條朝聖之路,先生努力寫的部落格分享,還沒寫完,上面有很多實用資訊分享,希望可以幫助有興趣又不知如何著手的人準備這趟行程:http://blog.yam.com/caminodesantiago

這一部上傳短片只有音樂和照片,但對於這條朝聖之路有很多好看的照片,有時間可以慢慢看:Camino de Santiago 20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ci2lr9s_A
      
至於《朝聖》,是保羅.科爾賀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之後的作品,成年人的追尋自我價值和意義的奇幻小說,雖說這是小說,作者在寫一些自我爭鬥時,精采的讓人忘了這是小說,只是,裡面有些與靈界溝通的想法和做法我就把它當小說看。小說,不就是這樣嗎?!內含豐富的人生啟示,但是又不能認真看待以為是事實~!

祝福各位,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去實踐、走上自己很想去做,才對得起自己生命的那件事、那條路。

1 則留言: